民谣情

■赵楠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商场里面传来了赵雷的《成都》:略带沧桑的嗓音和画面十足的文字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轻轻的走到一旁的角落,静静的听完这首民谣。

歌者用一把简单的吉他,以动人的吟唱、真实的画面和平凡的视角触动了大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一首简单的民谣唱出了淡淡的温暖。那温柔却直抵内心的力量,好像如流水一般绵长,引发了大众内心的共鸣。

人民日报官微如此评论:民谣之所以好听正是因为其历经打磨后,刻画出人生的百态,引发大家的共鸣,增厚人心的土壤,由此才成为“爆款”。想必这也正是《成都》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

民谣是简单的,但是如此简单的民谣却好像总是有一种非比寻常的洞察力,它不经意间仅用轻飘飘的一首歌,就能把你郁结在胸口的话说的透彻清楚。它也能在你不经意间,悄悄拨弄你内心深处的小情绪,那是久埋于心,无人分享却独属于你的秘密,似微风飞舞,雪花纷飞。

民谣是安静的,某个安静的时刻随手打开某首歌,听到某句歌词你也会附和原唱一起哼出声音,就好像歌中的故事和你的人生的经历悄悄契合,不由的让你发自内心的认同。它不同于摇滚的歇斯底里,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华丽辞藻,但是当你安静下来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其中细水长流的暖情。就好像聆听一个故事,静心来聆听歌者的讲诉,才能体味这其中的细节和过程。

民谣也是朴素的,在那些朴素的词汇与旋律之中升华的意境却是极其美妙的,有一种如优美散文般朴实却睿智的美,随便一句都能成诗,往往唱者动情,听者感慨。

因此有人说民谣不在乎节奏,只在乎故事能否真的打动人心。为此,让民谣成为一种情怀,藏于民间,惠益大众;让民谣成为一种文化,催生力量,传递温暖。

 

信息来源: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