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荣
舒服,其实这才是我的终极奋斗目标。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平时爸妈上班都比较忙,忙完就已经很晚了,也就不做什么好吃的了。作为一个不会做饭小馋猫,在几番思索和挣扎后,我开始做力所能及的准备工作,择菜洗菜添火,烧水焖饭支桌,等妈妈回来后,在我的强力辅助下一桌美味就完成了。虽然还小,但是我明白了一个受用至今的道理:茫然的时候,先把能做的做了,至少会向目标更近一点。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我问爸爸为什么要上学,爸爸说有知识就能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这个理由成了我小学初中八年的动力。到市里上高中以后,见到了城市的繁华,也见到了城乡差距。于是,我开始了拼命三郎式的学习时代,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高考是唯一一次相对公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抱着一个简单的想法——进国企,我选择了石油。到了令我向往的中国石油大学以后,我才发现什么叫差距,我意识到:我必须非常努力,才能不被身边的人落的太远。
终于,我工作了,虽然偏远,但是是我喜欢的稳定的国企。当我觉得终于可以钱多活少有面子的时候,发现每天挨训可不是什么好日子,于是我定下了一个短期目标:快速把工作都掌握了。为此,所有交给我的工作从不拒绝,加班上夜班竟然成了我喜欢的事,因为我知道多上井、多处理问题提高快。半年多的连续奋斗,终于,我可以很容易地做好这些事情了。但前辈告诉我:只做自己会做的事,那不是真的技术员。为了让技术员有“含金量”,我继续奋斗,从加班上井变成了加班写材料,做分析。大牛地的井,不是一般的井,大牛地的技术员,也不是一般的技术员,吃过一些苦头以后我深刻体会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一周犯懒不关注这口井,他会让你花上更长的时间和精力,今天不想加班,明天加班更晚。后来我慢慢地习惯了这样不断被要求进步的生活,也就习惯了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后面我调动到企业管理科,负责招投标管理。从我负责这项工作开始,就要求自己: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招标进度。虽然总是感觉,刚能胜任手头的工作,就马上有新的工作,可是掌握本领越来越多。
突然回过头来,发现我想的钱多活少的生活呢?剖析了一下,发现了答案。钱的分配永远是偏重于更重要的人,只有掌握的技能越多,掌控的信息越重要,越能有更好高的收入。我妄想通过熟练完成本职工作来过上舒服的日子,可是现在的社会需求技能型人才已经越来越少,单凭熟能生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必将成为人才的评判标准,想要达到舒服的目标,就要持续的学习和奋斗。
那,为什么不放弃呢?停下脚步,马上就舒服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弱者是没有舒服可言的。只要还对生活还有更多追求,那就一定要继续奔走在奋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