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亮
延安,神圣而又遥远。
两个月前的一天,在我们从早上连续10个小时的换乘后,终于踏上了这片黄土地,住进了陕北窑洞,一路过来温度降了15度,激动地心情却提到了嗓子眼。
激动的原因除了天气凉爽,再就是丰富的实践学习和感触深刻的课程学习,从局领导开班讲话,《三支人才队伍通道建设》授课,和延安精神的典型代表,让我对三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即:我是谁?我去哪?怎么走?
傍晚,躺在窑洞里,我在思考“我是谁?”,我们年轻一代不仅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妻子),我们更是分公司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分公司的青年职工,虽然有经验不足、耐不住性子等普遍的短板,但是在职工年龄普遍较大、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分公司里,青年职工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只有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攻坚、狠抓落实,就能够在分公司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担当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至于“我去哪?”以前总认为“哪里需要去哪里”,勤劳务实就行。但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对自己应该有一个职业规划,如果想干好采油技术, 那就多深入现场,多总结经验, 多学习知识,多参加比赛;如果想干好党建,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先把最基本的弄懂学透,再学习好的经验做法,自己结合实际务实创新,让“鞋子适合脚”,全面充分的发挥党建的作用,促进单位生产经营高效推进。刚开始工作,可以在相关联岗位锻炼学习,但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今天想干生产,明天想干安全,后天又想干党建,导致自己在业务方面,面面俱到,样样不精。
怎么走?跟着延安精神走!方向已经定好,目标已经确立,执行的效果好不好,那就取决于主观意识。像同样的干一份一模一样的工作,有的人很开心,有的人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主要是感觉更累的人精神懈怠,思想有了包袱。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学习革命先烈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需要我们记住睡窑洞、啃馒头的不易,忆苦思甜,真正的意识到我们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恩单位,感谢这个为我们的和谐生活提供保障的公司,立足岗位实际,不怕苦,不怕难,积极工作,务实创新,用自己的每一份努力让单位变得更好,和大家一起同心共享单位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