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沙蒿林

 

■蒋世卿

“瞭见村村瞭不见人、泪蛋蛋抛在了沙蒿林。风刮大门门环响、半夜里开门会情郎……”这是陕北民歌信天游曲目代表作之一,也是榆林与内蒙交界处地理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

1991年的初夏,我第一次踏进了这片土地,几乎满目沙蒿林占据了我的整个视野。以到每年的678月份便是沙蒿张扬自我存在的季节。在其花粉带有极具过敏刺激的特性下随风扩散,会依个人抵抗能力的大小及感冒的诱因侵蚀人体内,不等程度地造成人员鼻腔阻塞、眼睛红肿等症状属季节性花粉传染疾病之一。以致后来采气一厂成立后,也是唯一在全局系统内第一个申报《花粉传染病防控》职业病科目类单位。只因沙蒿这些特殊的习性与影响,我想更加彰显的是;曾经在这里付出近三代人奋斗足迹的“华北局人”。以及在鄂尔多斯盆地工作过的老同志和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采气一厂广大职工拼搏与坚韧的情怀。这,也正是我以沙蒿命题的主要原因。以个人情怀而言“沙蒿”在我心中的份量应大于“沙柳”,这其中自有它的道理。其一,沙蒿在它特定的季节里能给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提供一种面对困难的精神与题材。其二,在这里沙蒿和沙柳是同肩并膝的兄弟、数量与面积都不逊于沙柳。其三,每次面对沙蒿思绪很乱,在高与大、美与丑之间不知如何定义下笔,这也许就是我勉为其难的一点理由吧。就是带着这种心情,在我沉寂了二十五年后2016年的初夏,随着华北局系统采油行业整体分流的实施,命运再一次把我推进了这片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而又神奇多彩的土地上。我在多次撰写(采气一厂)奉扬“沙柳”精神的笔尖下,一株株沙蒿正借着残阳的余晖摇曳着夜空中的晚窗,一直在揪打着我那一颗久违的心。我想:绝不是自己思恋这个地方。而是,这大片大片的沙蒿林在蓝天、在白云、在旷野;带着它倔犟的生命力和苍悲的姿态融进了我的生命之河——《鄂尔多斯情缘》。

那年,是我脱下军装走向人生拼搏之路的第一年。沿着用沙蒿枝条铺筑坑坑洼洼的沙漠公路上,我坐在井下作业试油五队的班车里听着彭勇队长一路磴口、咸阳的“名人”趣事。笑得我和同车的几个人前倾后仰的合不拢嘴、就像小时候听《水浒传》般的新奇。心里想:地质工人的生活也蛮多姿多彩吗?不像家里人说的多么辛苦呀。也就是这一路的说笑、奠定了我一生地质生涯的开始。也实实在在的给我上了一堂步入地质工人阶级殿堂的——“入门课”。初到地处“早留太村”鄂1井工区的几个月里:每天看着太阳从沙蒿林里升起、又在沙蒿林里落下。还的确有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情画意。沐浴在碧空如洗的夜色里,月亮大的都能看见坐在树下思夫的嫦娥……。同时,我的生活也被发酵、膨胀的如同一块刚出炉的面包每一天都是新的。所有的日子总是在不停地变换着五光十色的脸谱、毫不吝惜地挥霍着青春的岁月。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当年夏天,在“鄂1井”附近一家姓白的老乡儿子结婚放电影,我和同队的几个工友一起去看电影、至今清楚的记得片名叫《柳堡的故事》。结果是电影看完了、回家的路却走的错七差八。我和同伴几个人走在松软的黄沙及满目的沙蒿林中、自以为在回工区路上说说笑笑沉寂于电影故事情节的同时,忽然发现又回到了空旷的电影场。借着皎洁的月光,几个人再次寻找回工区的路。夜色渐渐浓重、心中泛起恐慌。就在这时,忽然发现前方有几束活动的手电光;原来是井下五队领导惦记着我们这几个看电影一直未归的“小年轻”、早已组织人接应寻找多时了。从那以后,五队领导在工区又加高安装了几只探照灯。为的就是,让职工外出踏月回队的路上能远远看到驻地的灯光。从那时我也明白了“瞭见村村瞭不见人、泪蛋蛋抛在了沙蒿蒿林”的真实写照。用五里一邻、十里一村来形容当时人烟的稀少也并不为过。至于“风刮大门门环响、半夜开门会情郎”这样的歌句;一是形容自然环境的恶劣,二就是充分表达了在当地风土文化熏陶下少男少女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但要想把这些更古不化的思念传情意达,非登高而呼、呐喊如歌不可。而对我们这帮年轻人而言;没有吃苦和劳累之说。我在白天双手翻飞着48寸大管钳汗流浃背之后,往往在晚上却被“老班长”——贾军虎的几杯烧酒下肚后又很快变成了一个个不知疲倦的“夜猫子”。那个敲呀、打呀、闹呀的、不折腾到大半夜谁也睡不安稳。所有的日子都在特定的曲线里重复着不一样的故事;有苦、有乐、有哭、有笑……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忘记那段“井架就是钢枪、钻台就是阵地”如诗如歌般的青春岁月……

造化弄人,风情宜物。谁也没有想到,我在离开这片土地的二十多年后又戏剧般地回到这曾经让我梦绕几番的沙蒿林。2016年的夏初,我随采油三厂几十名员工经过一天的奔波后在朱德春经理带领下连夜被安排在了净化厂。在高墙大院加“铁网”的一级防火单位里,除了曾经让我熟悉的沙蒿林外;人是陌生的、工作是陌生的、环境是陌生的、所有一切都是陌生的…。我又一次像“小学生”一样从零开始。曾经的荣耀与辉煌早已变成了昨天的历史,今日埋头弯腰的苦干正是像沙蒿一样为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抒写着明天的人生。时间,注定是为心灵疗伤的一副——良药。我在一段时间失意、低落、彷徨的挣扎过后,再一次扬起了人生旅途的——希望之帆。我两条腿像上满“发条”一样在不停地交织丈量着日出日落的同时,双手也在不断地划落着夜幕里的满天星河。苦与累对我而言已不是简单的劳作,我早已把汗水作为净化灵魂、升腾内心思想境界的甘泉。每天拿起放下的就是;管钳、扳手、螺丝刀……哪里有活哪里干,脏、苦、累活跑在前。在别人呼之即来挥之既去的眼光里、我是一名最普通的劳动者。我感谢净化厂领导给了我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我在每天忙着干活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工作着——就是幸福着”。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待我,我都会坚守心中的信仰。抱着“流大汗、出大力、吃大亏、做正事”的思想,为企着想、为企所用。更抱有“干别人不干之脏、做别人不做之累、行别人不行之路、受别人不受之苦”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我抒沙蒿,皆因吾与沙蒿同在。在高与大、美与丑之间我把自己融进了大自然中最为卑微的沙蒿林……

光阴逝水,叶落纷纷。多少次夕阳下、夜空里。我站在一望无际的沙蒿林里,梳理着凌乱的思绪,扬起一双臂膀揽向远处飘往故乡的白云,多想把已逝的岁月收拢到自己的怀抱。掬一捧黄沙,光阴在指缝间无声地细细滑落。映射在脚下孤寂的背影写下一地风尘,在沙蒿林中静静地孤影沐浴着清辉……

我生命中的——沙蒿林!

信息来源: 
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