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路


跟以前的老同事叙旧,话间,我问了一个问题:“在六区的三年时间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沉思了片刻,“咱六区的路吧。”见我很诧异,他就又解释说,“是集气站的进站道路啊!”管理六区所管理的8座集气站,进站道路有长有短,没有想到会给他留下最深的印象。

他讲了一件事,把我拉回到建队之初的那段奋斗时光。

2014年初,那几天雪花飞舞,大地银装素裹,60号站刚投运不久就遇到棘手的事,雪太大,路又陡又滑,载重的油水拉运车辆和送醇车都进不了站,集气站面临停产的考验。

时任队长刘振苏下了一道命令:“今晚10点前,务必让车辆安全进站。”不到10分钟,近20人的突击队就组队出发。从山坡脚下开始,突击队员手持铁锹,一点一点地敲掉与大地冻结在一起的冰雪,再从路边铲起风化了的红土垫上,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消除了冰雪“薄膜”,奋战近3个小时,将进站道路畅通,车辆安全进站装液送醇。

此后几年,60号站的进站道路雨后要垫路,雪后要铲冰,直到现在修成柏油路后,每年冬天的雪后,都是六区党团员突击队的练兵场。

管理六区在大牛地气田最北端,这里丘高沟深,沙丘间有草滩水淖,60号站地处丘陵之上,59号站却离察汗淖咫尺之遥,建站之初进站道路就是在软泥水淖间铺就红泥路。

59号站投运后,这条红泥路就成了六区人“眼中钉肉中刺”,每年4月地面解冻翻浆,这条路就成为了“水泥路”,特别是在雨季,小车打滑,重车陷车,进出站更是困难。每次道路维护后没几天,“坦途”变“天堑”。油料甲醇和驻站员工的生活物资要送进站,污水要拉出站,这条“水泥路”真是害苦了人。

“不等不靠”,六区人大显身手,手搬肩抗,把建站时,承包商遗留下来没处理完毕的建筑垃圾一点一点在填在损坏最严重的路段,再将湿滑的泥浆铲掉,垫上干砂石子。在修成柏油路前,这就成了突击队的必修课,每年都要“操练”几番。“不会修路的采气人不是个好厨师”,驻站员工这样跟大家开玩笑。

那年雨后,47号站的进站柏油路基被雨水掏空,六区人紧急出动;那年雨后,含硫气井PG7单井道路被洪水冲毁,六区人紧急出动;那年春节,52号站地埋排液管线出现异常情况,六区人紧急出动;那年冬天,60号站地埋放空管线发生异常情况,六区人紧急出动;

“团结拼搏凝聚力量”,这是采气管理六区团队文化的底色;“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这是采气管理六区全体员工最坚守的信念;“不等不靠,马上就办”,这是采气管理六区全体员工坚持的工作作风。

如今,采气管理六区走过六周年。风风雨雨的路上,有鲜花掌声,有泪水汗水,有过激情燃烧,有过徘徊彷徨,六区人始终相信,有梦想就要去奋斗,我们一直都在追梦的路上。

 


信息来源: 
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