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上的记忆

 

■许冬梅

      现在出门基本上都是高铁、动车,很久没有坐普快了,关于绿皮车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淡,但有两次坐绿皮车的感受让我记忆犹新——
遇到当兵的人
      那年,我从北京参加地质学会学术年会回来,带了很多资料,很沉。上了火车后,正在发愁怎么往行李架上放,对面一个长得很是魁梧挺拔的小伙子,立马站起来,说:“我给你放吧。”从他的站姿和快速反应看,我猜想他可能是当兵的。果然一会儿听到他接电话,说是现在出差在外,可以和一中队的xx联系。或许是某消防或公安支队的吧,我想。
     绿皮车晃荡晃荡,走得很慢,摇得乘客的心也渐渐放松起来。后来,也忘了是怎样知道的,他是北京某海军的副团级干部。临近下车时,他又主动帮我取下行李。坐火车碰上当兵的,还真是不一样呢。
火车上的“石榴餐”
      这趟火车是到攀枝花的,长途。在石家庄,上来了两个老人带个小孩,奶奶和孙子坐在我对面,那孩子有4岁,正是活泼调皮的年龄,东蹦西跳,折腾得奶奶一路忙活着。
下一站到了安阳,上来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乘客, 她是去理工学院看儿子的。她对那孩子很是亲切,从包里拿出石榴给孩子吃,给他奶奶一个,看到我在旁边,又给了我一个。于是,我们开始享受“石榴大餐”。
      石榴籽很大很红也很甜,我们边吃边谈。她谈儿子, 我谈女儿,两个孩子都是今年考上大学的。最后在郑州出站时,彼此竟然有种朋友的感觉。她坚持把包里剩的三个石榴给我,说是自家树上结的,拿回去给孩子尝尝……
       社会在发展,绿皮车渐行渐远,但绿皮车上的那份感受,那份温情,永驻心中……

信息来源: 
201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