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
提起厦门,大家总是毫不吝啬对她的赞美,旖旎秀美的风景,浪漫惬意的岛屿,温暖舒心的环境……似乎和着海风,这些美景不经意地就入驻了我的心湖。
然而,除了众所周知的这些“网红”景致,铁路文化公园也是一张不得不提的厦门名片, 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靓丽风景线。
铁路文化公园,原本是一段荒废近30年的老铁路,它曾是鹰厦铁路战备延伸线,在对台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厦门交通发展的最初记忆。
随着时代的进步,铁路的本能作用逐渐淡化,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将这废弃的铁路建成一个带状公园,使得沿线既有原生态景观,又有现代城市印记,更完美地发挥着它的文化、历史价值。
长长的铁路隧道从头延伸到末端,安静的只有行人的走路声音和微风吹过的声音。四处都是树木,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榕树根系盘踞,气根千丝万缕,像垂柳婆娑美丽。沿着僻静的铁轨一直向前走,一路上都有树荫遮蔽,中间是曾经的火车隧道,虽然火车已不再经过这里,但指示灯依然保留完好。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哗,有的是绿色一点一点的蔓延,是满满的清美,漫步其中,感觉梦想都被唤醒,偷偷的躲在某个角落开始悄然萌发。
铁路两旁的绿色植物从竹林到芭蕉树林再到厦门的市花三角梅,不断变化着。当地人介绍说红红的三角梅不仅是一种热烈奔放的花儿,也是一种倔强顽强的植物,只要有一撮泥土,一丝温度,一缕阳光,一滴雨水,就能坚强地生长,正如它的花语一样:热情,坚韧,顽强。仔细观察,三角梅富含花的雅韵却丝毫没有花的娇柔,超凡脱俗。层层叠叠地衍生出激情和艳丽,不掩饰自己的容颜,也不夸张自己的品性,在芸芸众生的大自然里舒展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像厦门这座城市一样,不论大众给予她什么样的赞美,她都宠辱不惊,风淡云轻。
铁路文化公园,按照文化架构分区,整个公园从北到南分为铁路文化区、民情生活区、风情体验区和都市休闲区四个区块。鸿山隧道是其中一个精华部分,行走在这七百多米的隧道内,冬暖夏凉。墙的两边布满了石刻画,记录着当年修建铁路的各种劳动场景:鹰厦铁路建设、老铁路改造、厦门风景的介绍等等,已经变身成了一间别致的人防科普知识和厦门铁路历史展示馆。
出了隧道,依然是幽幽的阳光,淡淡的花,和一排排“红墙”。远处蔚蓝色的天空下,一个嘴角上扬的女孩展示着甜甜的微笑,张开的双臂像是在拥抱过往的生活,又像是在接受阳光的抚慰。
天空中的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而我也痴迷于一路美景,心情万分舒畅。
本是无意间路过这公园,不曾想这意外带来的惊喜竟如此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