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国权
吃过晚饭后,天开始黑下来了。来到宿舍外,只能看朦胧中的影子,一切都处于昏暗中。抬头看天空,幽阔的天上闪烁着几颗星星。八月以来,天阴的时候多,晴的时候少,似乎天空总是处于阴云笼罩之下, 有时候早晚还觉得特别的冷。
今晚就不一样,不但晴天而且无云,气温也较往日温和了许多,空气纹丝不动,仿佛凝固了。这样温和的傍晚对于坐了一天的人们来说,出来走走,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多么的好啊。
出来散步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慢慢的大家聚拢到一起, 今天的话题主要是“神舟十一号飞船”。据说距我们这里不远处将是整流罩掉落的区域。
今夜领导都去了小壕兔乡集合,任务是组织安排整流罩掉落的区域内人员的疏散,以及整流罩掉落时的位置。天越来越黑,华灯初上,聊完神舟十一号飞船,人们渐渐的散去。快九点的时候,突然停电了。这也是预先安排好的,为了消除光污染,更好的观测整流罩掉落的情况。
院子里很快又来了电,自备发电机启用了。
我回了趟房间,电视信号与网线都没有信号了,估计无线电静默。我决定到外面去。在走廊里遇见小刘,小伙子山西人,中等偏高略显得胖些的身体,浓眉大眼,总是笑呵呵的。今天穿了一件橘黄竖条的外套,见我说“走,到外面看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去。”
“行。”我赞同着答应着:“人应该有点好奇心,让我们的思维青春永不要老。”我感叹着说了一句,因为这时候大多人都在到屋子里打牌,聊天那。没有什么人出来观赏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夜幕的天空中划过的美丽景色。今夜的天空中有难得一见的景观。
“他们几个在打牌,都不出来,难得晚上发射,牌啥时候都能打。”小刘也感叹说。
俩人说着话来到公寓楼的外面。偌大的院子里,稀疏的有几个女人领着孩子在路灯下慢慢地走着,时不时的向天上巡视着。该是母亲带着孩子普及科普知识吧,也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吧,做母亲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路灯影响向天上瞭望的效果,给人一种不尽意的模糊感。
“走,到弯廊那边去。”小刘建议。
“好。”我附和着。踏过修整过的草地,过了弯廊,这才发现,矗立在草地下的的矮脚灯射出的光线如同夜里坐在驾驶室里迎面驶来车辆打开的大车灯般晃眼。
“到大门外去,在野地里不会有影响的。”我对小刘说。小刘以衣服单薄,天气有些凉为由拒绝前往。我们只好往南去,来到首站外草丛地里的青石板路上。这里灯光对视觉的影响少了许多。
由于不知道火箭从那个地方升起来,我仰视着转圈的往天上寻觅,注意力集中到西北的空中,也不时的望望东南。
天空晴朗,但是星星不多。深邃的天空空荡荡的,充塞天空的只有无边的深蓝。
小刘拿出手机,无线电信号穿越空间飞进遥远的家里,是小刘的妈妈接的电话,她正在观看飞船发射的实况转播。电话那头给我们“转播”:
“已经打开护架。”
“还有两分钟。”
“还有一分钟。”
“进入倒计时:10 9 8 7 6 5 4 3 2 1,点火。”
我们俩人专注地盯着黑暗的天空。不一会,我头顶的正上方发现了一颗淡淡的、粉状、呈圆头、锥形,如柳条筐状、彗星似的光团向后四下散开,朝东部努力向上升去。
“在我们头顶的上方。”我提醒小刘。
两人仰目注视着,仿佛时间已经凝固,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直到光团消失。
这光团承载着中华的希望,预示着中华的腾飞。这一时刻将有多少人心潮澎湃。
中国人曾经的梦想,如今变为现实。现今对于未来的梦想,依然会在不远的将来演变为现实。“而今迈步从头越”,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这句豪迈的语言。
俩人走回到路灯下,听到“咚,咚”俩声炮响 。
“怎么回事,难道是寻找整流罩的信号?”我俩满腹狐疑。
第二天在小壕兔乡政府听一个当事人说那咚咚的俩声炮响是整流罩掉落砸到地面的声音。
以后若是还有飞船发射, 晚上的话,我还会出来,看这美妙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