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姝
前些时日,好友要去国外定居,临行前邀我一起再逛逛城里的老街。
经过仪凤街、南阳街,路过凤凰台,这些老街都有它们的故事。秦汉文物荟萃的文庙前,一眼望去,沉稳厚重的青石板街道,古朴的民清建筑,传统的手工作坊,老字号的饭馆酒楼,还有悠哉悠哉的老人。有庭院门口逗狗玩的,有打老人牌的,还有那熟悉的秦腔老调……时间似乎倒流了二十年,不禁感叹,真好,这座城的精髓还在。
好友拿起单反相机,郑重的拍下一张张照片,就像在举行一次告别仪式。
“希望以后回来,老街还在。”她不无怀念地说,“还记得小时候的人民路上全是繁茂的大树,每次公交车在北门口拐弯的时候,我坐在右侧靠窗位置,没关窗的话还会被树枝扫到头顶。秋天的时候,还能在路上摘桔子吃呢……”
那一刻我有些茫然,这座城市忽而熟悉忽而陌生。
被好友情绪感染,心中有所触动。
想起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摄影师魏壁的故事,他在大城市生活多年,后来决定回去故乡,在农村生活。他在农村创作的“梦溪”系列摄影作品,内容多为传统古老的用具,废弃的生活用品,还有田间的植物和作物,而且每张照片上均用毛笔题字,字迹洒脱不拘。
他说:“生活在故乡,就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觉得很舒服。”。
我想,如果他生活在这座城,这质朴的老街,老街的树和房子,老街的人和生活……都会成为他的摄影作品吧。
从小在这座城市长大,看着它历经沧海桑田,老旧的街道拓宽翻新,地标性建筑只留存在记忆中,无数的高楼拔地而起,建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石头森林。
街头繁华,却失了质朴。灯火霓虹,但少了灵性。只有老街的那人、那树、那物、那景、那生活,透着城市的魂。
那日送好友离去,看着飞机消失在天空,她的声音还在我耳畔回响——“希望以后回来,老街还在……”
漫步在四月的咸阳湖边,古香古色的清渭楼沐浴在晨光中,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在湖边大片盛开,近看绢粉色的花瓣上的露水摇摇欲坠,像珍珠般闪耀着光华。河对岸的新区高楼耸立,玻璃幕墙反射出天空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