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让灵魂浸满芳香,如阳光般明丽,似春风般温馨。一本书,让你感到伤心与难过;让你领悟同情与怜悯;使你看到欣赏与赞美。在笔墨书香中体验共鸣和感动,不经意间无限丰盈了阅读的乐趣。丘吉尔就曾这样评论读书:“最有益的消遣方式是读书,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找到精神慰藉。”
读大学的时候班主任曾说过:“泡在图书馆的时间会成为你找工作时候的一把利剑,因为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是可以写在脸上的。”这句话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读的就是这股“气”, 那一字一句、一词一语像甘露一样滋润着你的心田,给你带来春风化雨的影响。
爱上读书,不为外炫,只为内修。与书融为一体,在知识那无边无际的海洋畅快遨游,是多么的惬意的人生乐事!细细阅读书中的情节和意境,体味内容,超越时空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那激动人心的共鸣足以让你手舞足蹈,乐此不疲。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闲暇之余,随手翻翻:“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让我懂得时间宝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让我珍视友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感受浓浓亲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领悟同理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见证纯洁爱情;“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让我理解虚心向学……这些书中孕育的内涵像一道独特的清香,溢满思维的每一个角落。
爱上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幸福有意义的事情。苏辙曾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这便是记忆的沉潜。它像生命中一枚沉甸甸的果实,带着情感甜蜜的芬芳, 悬结在最低的枝头,耳熏目染间帮助你更好的读懂人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当下很多人的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有一篇文章中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所以带着书本去看世界,带着思想去旅行才会有《徐霞客游记》《屐痕处处》《汗漫集》《欧游杂记》等大家名作。诗和远方固然美丽,充满遐想和未知,倘若我们暂且不能行万里路,那么阅读吧,先让灵魂去旅行开启了望世界的窗口。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感受书里面那种深化的生命力,好像享受温暖的日光浴,这种体验堪称绝妙。
爱上读书,像向日葵追寻阳光,不仅能嗅出花的芳香,也可以照亮人生本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