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塘
傍晚时分,我们走进了西塘,根据之前查看攻略上的内容,我们决定直接住在西塘古镇里面,这样不仅可以省去进出的门票,还能在一起那些大大小小的民宿中体会弄堂文化的美。
在西塘的第一个夜晚,我们因为太过疲乏,没有太多力气去游玩,只是草草的吃了个晚饭,就在老弄堂的怀抱中开始了一晚恬静的睡眠。
西塘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慢。在西塘街边的商店里,当地人看着往来的行人,静静的忙着自己手中的活计。也许是因为来自北方的我们刚刚从快节奏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刚刚走进这座静静的,慵懒的躺在河流上的小镇,体内流淌着的快因子时刻催促着我们要“快快快!”
顺着河边,走啊走,在西塘,我们慢慢的走,慢慢的吃饭,以往半个小时就能吃完的饭,在这里却要吃上个把小时。有时,我真的怀疑自己的表坏掉了,还是时间在这里被下了咒语,无法正常流动了。
我清楚记得,在河边,我看到一个大叔从河里捞田螺,他的动作十分的慢,而又十分的细致,一把田螺十几个,他居然要在河里洗七八分钟,看的我和女友都很着急,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样的动作,两分钟就可以搞定了。
住在河边的民宿,我们吃着烧烤,喝着西塘小酒坊里自酿的果酒,偶尔掰下一块糕点,扔到河中,看着河中的小鱼游来游去,抢夺着美食,再抬起头看着满天星斗,心中慢慢的有了一种宁静的意义,说起来,在西塘的四天,我们能看到的星空是极少的,因为八月的南方,是个多雨的季节。
在雨中,西塘是另外的一种美。雨水慢慢滴落,跌落在古老的屋顶和地面,发出轻轻的响声。在雨中,我们撑起伞,携手走在街道上,清凉的雨水,慢慢的冲散南方的炎热,奏响了自然的和弦。
当然,作为旅游胜地,西塘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拥挤,几乎时时刻刻充满了拥挤的人群,我们在这人群中被推搡着向着一个个景点前进。
慢节奏的西塘,如同一杯温热的果茶,让我们彻底放松开来。
不可不说的人
在西塘的四天,我们和弄堂门口商店里的一对老夫妻熟悉了起来,他们经营着一个小小的店铺,卖饮料、小吃和椰子,故事就这样从一个椰子上开始。
“爷爷,我们买个椰子。”女友甜甜地笑着对老人说道。
“十块钱。”老人拿过一个椰子,飞快地处理好,插上吸管。身后,老奶奶则在给他做着午饭。
这样的场景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可以说这种情形不仅仅是平凡,甚至是有些枯燥,甚至在很多人手中,都无法将之精雕细琢,改成什么唯美景色了。但是,当我们离开这家店,去别的店铺买椰子的时候,发现我们再买到的椰子,都是十五或者二十一个,而且在个头上也很小,汁水也是少得可怜。
“奇怪,爷爷奶奶完全可以也卖十五块钱啊?”我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他们是因为年龄大了,就想在这样的古城中守住自己的幸福吧!”女友羡慕的说,我看向她,在她澄澈的大眼睛中,我似乎看到了丝丝期盼,我轻轻捧起她的手,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说了句,“等咱们老了,也来这里卖椰子吧。”
之后,我们经常跑到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店里买椰子,也慢慢和他们熟悉了起来,很多时候我们走累了,就会在他们店门口,一边喝着椰子,一边听他们讲西塘的故事。
四天后,当我们提着行李,准备离开西塘的时候,我们又一次经过了他们店门前。
老奶奶看着我们提着行李,远远的就和我们打招呼,“要走了啊?”
“恩,我们要去乌镇了,”女友笑着回答。
“欢迎你们再来西塘!”
“那我们还来您这里买椰子,到时候给我们大个的喔!”
幸福,有的时候真的很简单,也许很多时候,只需要一间小小的屋子,一个相濡以沫,一生一世陪伴着自己的爱人,和一顿简单的家常菜。爷爷和奶奶,是我们在西塘见过的最难忘的人,他们的生活简单却不乏味,质朴,而又可爱。
吃在西塘
西塘是个很好吃的地方,在嘉兴和上海之间的它,不仅仅有着嘉兴的美味,同时也有着上海的细腻。
浙江人很喜欢吃豆腐,这一点在西塘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这里,每顿饭几乎都有豆腐,从管老太臭豆腐,到豆腐羹、豆腐脑,再到街边的毛豆腐,每一道菜的豆腐都很简单,但是每一道菜的味道却又截然不同。有的是外焦里嫩,有的则是入口即化,千变万化的味道,在西塘厨师手中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西塘作为水边古镇,最多的还是鱼。不过可能是因为南方城市的习惯吧,西塘人吃鱼都很少放盐。但是西塘的鱼,真可谓是集天地之灵,饭店里的鱼,基本上都是从旁边的碧绿的河水里捕捞出来的,再施以简简单单的处理,就可以促成一道清蒸白水鱼。
在西塘,我还尝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肉粽子,粽叶的清香,肉质的醇香,再加上颗颗饱满的米粒儿,一口下去,就能让人醉倒在美味之中。西塘人的细腻,不仅仅局限于各色菜品,也包含在每一道主食之中,细致的水晶包子,虽然一笼只有六个,但是各种味道,却是随着颜色而变化的,个中鲜美,只有食客才能明白。
西塘美食太多,确实有些不胜枚举,而我在四天的时间里,确实没有办法饱览两条街的美味,但是这几天,却让我的肠胃得到了异常的满足和从未有过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