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麟
“在我们华北地区绝大多数城市,无论什么节日都吃饺子。”我在刷今日头条的时候,偶然看到这句话,恰逢冬至,中午我刚好在单位食堂饱餐了一顿美味的饺子,排着肚子里还在化身为能量的面皮肉馅,我满足地躺在床上,想着饺子的故事。
饺子,饺子,在我老家山东,确实是除了中秋和正月十五外,其他节日都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元旦吃饺子,小年吃饺子,过年吃饺子,饿了,一顿饺子可以充饥,闲了,包包饺子可以打发时间,从外地回家,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咬上一口可以缓解疲劳,离家之前一盘饺子可以冲散离愁。
饺子,从我记事起,这种美食的味道真的让我魂牵梦萦,每每想起,口腔里还会渗出那种浓香。其实在我的家乡,和其他地方不同,因为在这个海滨小城,海鲜的价格很多时候远远低于肉类,因此,细腻的鲅鱼饺子和鲜嫩的虾仁饺子,就成为我们那里妙手偶得的美食,有时,咬上一口,会在韭菜肉中间,吃到一整个虾仁,也是万分的幸福。
“今天立冬,咱吃饺子!”“过年了,多吃点饺子,吉祥如意!”想起饺子,我就会想起这些话语。虽然新年还早,立冬刚过,但我还是想起了大年三十,家人“谈之色变”的“奶奶饺子”。奶奶包的饺子叫“守岁饺子”,也叫“肃静饺子”。这种饺子里面没有肉,没有韭菜,有的却是豆腐粉条和鸡蛋。我依稀记得,每当出现这种饺子的时候,我们都会找理由溜掉,奶奶笑着骂我们不懂礼节。现在想想,这种每年只有一次的独特味道,也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习俗和风采。
饺子,饺子,洁白的它们是家的味道,牵挂着我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包含着我内心深处的爱;饺子,饺子,浓香的它们,包含着一个家庭所富有的汤汁,那是我们华北人身体内流淌着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饺子,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