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利
“周总理送给你爸爸的衬衣还在么?”在汽车站遇到了父亲以前的同事宋叔叔。
“周总理?周恩来总理吗?”我一脸迷茫。
“嗯,你不知道吗?”叔叔笑了笑说道。
父亲是个非常低调的人, 早就听说父亲年轻的时候有着一段非常传奇的经历,却很少听他提及。
“播撒热情的人”,十几年前《中国新星石油报》整版刊发父亲的事迹,用的就是这个题目。
“大好人”,这是所有认识父亲的人提起父亲时的第一句话。
父亲九岁的时候爷爷去世, 留下了生病的奶奶和三个年幼的叔叔,一家的重担全都落到了父亲的身上。
“你爸爸九岁的时候就在村头的煤窑上拉煤,那么小,看着都心疼。”这是每次回老家,邻里的大爷大妈们给我说过最多的话。每一次,都可以看到老人们满是泪水的眼眶。
父亲是个特能吃亏的人, 心里永远想着别人。
“张主任,我们家的马桶堵了。”
“不要着急,我马上到。”
“不是有修理员,为啥每次都找你?”
爸爸放下了饭碗,什么都没有说,就出去了……
父亲在离退办工作的时候, 为了帮助大家,每次都会到市里帮大家交纳电话费,却时不时收到一些“惊喜”—假币,每次都是自己掏钱补上,丝毫没有减少做好事的热情。
父亲先前在井下管理后勤, 把大家都不愿意干的扫厕所的工作安排给了妈妈。那时候还是旱厕,每天一大早,我都会帮妈妈到男厕所清人。
“张军利的妈妈是扫厕所的。”每当听到小伙伴这样说, 不懂事的我总是回家对着妈妈发脾气……
“儿子毕业了,找找关系,来单位。”
“这要靠他自己,我们不要管太多。”
大学毕业的我,整整干了十年临时工,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转的正。
谁家有婚丧嫁娶,谁家的孩子退伍还没有安排工作,谁需要做生意需要办手续……父亲帮大家伙解决过的各种问题数以万计,却“忘”了自己。
父亲是个很用功的人,对自己很严格。
由于家庭原因,父亲只上过五年学,却通过自学再加上到党校进修,考取了政工师。
父亲虽然文化不高,19岁就已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自己还是单位的通讯员。
“你爸捡个纸片就赶快写写画画。”这是妈妈教育我最常说的一句话。爸爸写得一手好字,上学的时候,父亲给我写的家长评语永远都是班主任表扬的对象。
如今,我常年在野外一线,老婆也很忙,辅导儿子的作业自然成为了父亲的日常工作。父亲非常认真,一个字一个字的检查,不会就查字典。
“享享还没有毕业,你爸就毕业了。”母亲常常说道。
早就想写写,父亲一直都不同意,觉得这太张扬。今天忽然有了感觉,就了了抒发下。只想对父亲说:“老爸,老妈,辛苦了,我爱你们!”
父亲一直都是我的骄傲,我也在努力成为父亲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