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至撞上圣诞节

赵楠

     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加上传统习俗冬至以及相差两天到来的洋春节”—圣诞节,三重诱因叠加在一起愈发刺激了商家的神经:商场里、大街上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息,喇叭、音响、宣传音乐等各种促销一片火热。

      如今文化早已成为国家的一项软实力,商家利用文化噱头搞促销也不再是新鲜事。有新闻曾报道过在国家博物馆之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开幕展中,其中有8件中国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对此评论说,英方展出的文物中,中国文物占比将近10%,这个配比是经过严谨考量的。因为这个展览不仅给中国人看,它也是给全世界的人看,所以它选择的文物以及数量配比都是经过慎重考虑,是全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因此他还建议,中国文物也应该加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出,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国文化。

     同样的,当冬至撞上圣诞节:热闹的商场、激动的消费者、南瓜马车、圣诞老人、人满为患的游乐场所等等,这些火热促销、人潮攒动的背后也是国际化发展的体现,是文化碰撞与交流,是文化的融合和深入。就像一带一路是希望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改革开放则是将优秀的文化引进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强大硬实力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等润物无声的软实力的积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得以传承的关键。在历史的变迁中,许多东西都不复存在,唯有文化以物质或精神等多种形态流传下来,成为永恒的印迹。远古时代,先人用结绳记事、镌刻以及图像等形式使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延续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生命力。习主席也曾在报告里面说过:文化软实力主要指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一个国家而言,它是一种支撑力、创造力、推动力、凝聚力和传承力,因它的内在性、深刻性和精神特性,从而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固然重要,但国家思想、文化和道德等软实力同样不可或缺。

     是的,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坚韧力量,它不仅可以培育社会的一致性,还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从四大文明古国到现在的伟大复兴,文化引领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突破局限,以自信开放的胸襟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使得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催生传统文化做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像梁启超先生说的,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么同样的,中国强则文化强,文化强则中国更强!

信息来源: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