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刚的鄂北生活

 

“看,这是我们又施工完成的一口井。”大刚站在JPH-403井井场,拍拍身上的灰尘,指着即将放倒的钻塔说。

大刚名叫刘林刚,是华北工程西部分公司70816井队井队长。身高近1.9米的他,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大刚”。钻工、技术员、井队长,11年的野外生活,大刚带领70816井队的弟兄们,从天山脚下塔里木盆地,到茫茫戈壁鄂北草原,鏖战荒漠,奉献能源,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了一曲青春赞歌。

“以优质工程抢占工作量。”进入鄂北工区的第一天, 刘林刚就鼓舞职工说。2014, 按照公司统一部署,70816井队由新疆塔河转战鄂北工区承钻DPS-76井。面对人员短缺,新工较多,搬迁路途遥远,地质情况不熟悉等困难,大刚白天进行设备拆甩,协调车辆,组织人员;晚上组织生产技术骨干一起细化钻井施工技术方案,研究下步技术措施,连轴转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在大刚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70816井队施工的DPS-76井仅用时33.71天,就圆满完成了钻井施工任务,被甲方综合评定为优质井。

首战告捷加之7千米钻机,相较工区45千米钻机突出的设备优势,70816井队一时间成为华北分公司开拓新区块的首选。

J30P1H井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区块第一口开发评价水平井。临井资料少,施工难度大,后勤保障距离远,这对70816井队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困难,刘林刚带领生产技术骨干,加强钻头选型,开展岩屑分析,搜集地质资料,细化生产施工方案。为了避免浪费施工时间,他们制定生产施工节点控制表,施工进度表,细化生产组织流程。

精细化的管理,有效地避免了一个又一个暗礁浅滩,J30P1H井也顺利钻进至井深4430米。“刘队,钻具上提困难。”一天深夜,对讲机里传来司钻小翟的紧急汇报声,刚躺下的刘林刚马上戴上安全帽, 紧跑几步登山钻台,拉开司钻操作房,查看指重表、扭矩表与司钻沟通确定井下复杂情况,指挥司钻进行刹把操作。

“上提!”“迅速下放!”“小排量循环!”队长刘林刚在司钻身旁一边密切注视着指重表,一边沉稳的指挥着司钻翟长旺进行刹把操作……经过8个多小时反复活动钻具,井内复杂情况终于被解除。看到井队生产秩序恢复正常,钻具起放顺畅。大刚揉揉布满了血丝的双眼,累得一屁股坐在钻台偏房台板上,脸上却露出胜利的笑容……

最终,70816井队圆满地完成了J30P1H井钻井施工任务,并创下鄂北工区垂直深度最深水平井纪录,为该区块实现效益开发提供了详实的地质资料。

“亏欠家人太多了。”一心扑在生产上的刘林刚,带领井队打出一口又一口优质井, 但提到家人,大刚眼圈红了。

“爸爸,我想你了,你啥时候回家呀?”2016年,因工作忙他多次延迟轮休,当5个多月没有回家休假的大刚,接到了儿子奶声奶气的电话时,他一时间无言以对。妻子晓英带着孩子利用暑假来探亲,大刚紧跑几步想要抱住儿子时,孩子反而躲到妈妈身后。“你都快成陌生的叔叔了。”妻子埋怨说。“臭小子,看这是什么?”大刚手中的钻头模型一下拉近了他和儿子的距离,那段时间,一有空,他就给儿子讲故事、说笑话,直逗得妻子和儿子咯咯直笑……

选择了石油,也就选择了奉献。有无数像大刚这样的石油人,为了祖国能源开发,扎根荒漠、奉献青春。

(张均 胡金忠)

信息来源: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