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中的那点红

 

■张予杰

转眼间到鄂尔多斯又有一段时间了,因为是冬季,所以看不到古人诗词中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观,也看不到滕格尔歌声中那绿绿的草原和奔驰的骏马的壮丽场景,不过这鄂尔多斯的风却让我结结实实地领略了一把它那狂风飞舞的宏伟壮观和说不出的坏脾气。

提起鄂尔多斯的风,我想但凡到过鄂尔多斯的人都知道,鄂尔多斯是个多风的地方,风从每年的10月份刮起,直至次年的5月份止。风中夹杂着沙石,刮枯了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草,刮凉了鄂尔多斯的水,刮黄了鄂尔多斯的天空。“十月结冰,冻哑了鄂尔多斯的清晨与黄昏,飞沙走石不见天,清空万里也朦胧。”尽管现在植被好了,风沙小了,但有风的日子却还会让觉得特别的难受和无比的心痛。

坦白地说,在这个季节里施工,是再困难也不过的了, 但为了能实现我们的“华北梦”,为了尽早扭亏脱困,我们的石油工人们却还是依旧坚持行走在这大风中。望着风中的那点点红,时而聚,时而散,时而跑,时而停,便无疑成为了这荒原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还记得自己刚进大学校园的那会,一个客座教授给我们上课,课中用一句话给我们形容了石油地质人的生活,“远看是逃荒的,近看是要饭的,一打听才知道是搞勘探的。”的确,对于石油行业来说,野外工作也无疑都是最辛苦的,他们走荒山踏野岭,风餐露宿,与狼狐为伍, 与风沙做伴,个个像野人,个个像是拓荒者,尽管如今的经济发展了,技术先进了,装备精良了,石油工人们也从原来的乱七八糟的服装中统一成了一色的“红”,但辛苦却还是依旧,还是一样的累和痛。

每一个清晨,当天空中还闪烁着点点的繁星,也许你还在沉睡的梦中,也许你还在缠绵于妻儿的温馨中,可在这片高原上那点点的红却开始了移动,在你的酣睡中顶风前行。

那点点的红色象征着征服,象征着顽强,象征着希望,象征着成功,可他们却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狂风的飞舞中埋头低腰,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地操作,在慢慢的蠕动中前行,因为这里寄托着全华北人的希望,有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年轻的汉子们不畏孤独、干渴和寒冷,执着的红色让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尽管他们没有丰厚的薪水,甚至还不如当地的一个酒店服务员或马路清洁工,但他们的快乐却实实在在地洋溢在不言中。还记得一位退了休老前辈跟我说过的话:“我是石油人,每当得知自己曾经勘探过的地方打出了石油和天然气时,我都会特别的骄傲,因为那是我勘探过的地方,那里有我的青春足迹, 什么工作时的艰辛、困苦、疲劳、寂寞、单调和危险,都无法抵得过我的欢欣。”他们就是这么一群人,不计较什么, 默默地奉献着,只为早点能把任务完成。

“大风做电扇,黄沙做炒面。”这是我们这群石油人的豪情。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是我们这群石油人的精神。

那大风中的那点点红,让我深深地为他们所感动。

信息来源: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