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路上

■黄华

没有旧梦的破碎,也就没有新梦的生长。成长并不是那么简单和一帆风顺的,它常常是痛苦中带着希望,脆弱中带着韧性,期待中夹着些许无奈,柔美中带着刚强。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这一路成长的道路,可谓感慨良多。小的时候,他的问题多多,象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遇到什么事都好奇,“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狗的舌头夏天伸到外面?”“为什么下雨会打雷?”……为了回答他千奇百怪的问题,我开动脑筋,搜索脑海中储存的知识碎片,加以语言的组织, 给他一一作答。可毕竟知识有限,于是我提议我们一起查书,书中有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每天工作闲暇之余,我坐在沙发上拿起书给他读,小小的他瞪着一双乌黑圆圆的眼睛专注地看着我,眼神充满了好奇与渴望,我心里感到一阵窃喜:“小样,以后教会你认字,自己看去。”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将儿子培养了爱看书的好习惯,走在街头,他会指着自己喜欢的书,小嘴一撅: “妈妈,给我买这本书吧!”

慢慢的书柜中的书越来越多,他认字的速度飞跃,对书的喜爱可谓达到了痴迷,上厕所时看,吃饭时看,晚上更是看到深夜不睡,在我三番两次的催促下才不舍的睡去。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有些慌乱,害怕影响他的视力,开始有意的干涉他,在他痴迷于书的世界时,我在一旁不断说话,干扰他,甚至于将他看的书藏起来,没有书读的他百无聊懒,学会了上网。就在这时,他以班级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第一的借口提出让我嘉奖给他一部手机,理由很充分:一是方便联系;二是可以上网查学习资料;我想了想没有拒绝,但我也没想到从此便拉开了我与儿子之间的手机斗争序幕。

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了无数的危害。新媒体的发展,让一些手游开发软件得以爆发式成长, 这对于自控力较差的孩子来说是件悲哀的事,儿子开始沉迷于手机游戏中,无法自拔。

自从我把这部功能强大的手机送给他,我就已经把自己放逐在他的世界之外。

“你能不能别玩了?作业写完没?”

“还有一点点,马上就写。”

“你看都几点了,还要玩多久?”

“给你说了,马上就完了。”

对他来说,手机之外的世界都不复存在,而手机上一个个可以随时打开的窗口构成了他的世界,他沉浸在他的世界里。我突然感到了某种绝望——我无法进入他的世界,看着他沉迷的样子,我提出把手机收回。在我等待他主动交给我手机的时间里,我在思忖和感慨中过了好久,儿子才终于从他的虚拟世界中抽出身来,极不情愿地把手机交给我,就在这一刻,我看到儿子手机屏幕上的壁纸竟然是我本人的一张照片。这“惊鸿一瞥”让我内心深处柔软了一下,中年是只有感慨而极少有感动的年龄,但在这一刻,我知道我真的感动了,甚至有点受宠若惊。因此,当他写完作业,就又轻松如愿地将手机从我手中拿走。

就这样,我俩每天在我生气收回手机、他找借口拿回手机的交锋中度过,他的理由诸如听评书、听音乐睡觉等等, 在我“妥协”下,最终孩子的成绩一步步下滑,由班级的第一,退到第三、第八、直至后来的十五,看到儿子的成绩,我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纵容他对手机的占有,否则就是在害他。无论如何,我必须把手机彻底收回,不管他以任何理由,都不能心软还给他,于是我将手机收回藏起来,儿子写完作业又跑到我的面前,百般讨好,想要回手机,我横下一条心坚决不给,最终儿子失望地离开,他开始以不睡觉作为反抗的砝码,坐在床头,气鼓鼓的如一只小青蛙,那一刻我有过一瞬间妥协,然而心底有一声音慢慢爬升,“坚持住,否则你就失败了。”于是,我不再理会他,任凭他取闹,他看着我的背影,只好默默地接受手机不再给他的事实。

望着窗外杨树吐露的几缕新芽,翠绿欲滴,崭新油亮的嫩叶在阳光里闪动着光华,叶片上胀满了生命的细胞,在风中轻轻摇曳,经过风雨的洗礼茁壮成长……忽然我觉得儿子正如那片新芽,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磨炼而变得坚强,要知道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会陪着他一同成长。

信息来源: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