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全
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从出生,到懂事,到成年,它,一直陪伴着。这就是亲情!
许久不通电话,昨天突然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欲言又止:电视里天气预报说郑州下雨了,变天了,多穿点。通话只有短短30秒。记忆中和父亲通电话似乎没有超过2分钟。虽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我鼻子一酸,眼泪不自觉地在眼眶中打转。已经许久不见父亲,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和父亲是一种很淡漠的关系,也许父爱不像母爱那样浓烈,但也是质朴的。
我的父亲是一名运转车长,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时常我睡着了他才回来,我早上醒来去上学,他在沉睡,父亲一周有三天都是在火车上度过,有时候除夕都是在火车上度过,儿时记得开家长会永远都是母亲去,父亲给我最大的记忆就是身上散发出的刺鼻柴油味混合着汗味,和父亲之间既没有言语上的交流,更没有肢体上的接触。这也许是中国人的一种内敛含蓄不善于表达,不像国外人父母和孩子之间会互相表达爱。
记得高中时学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我总是不能够很深刻地体会,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感情,觉得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
直到前年回家过年走的时候父亲送我去火车站,从来没有仔细端详过父亲,他已从英俊的青壮年变成两鬓白发的老人。由于长时间坐火车,父亲的腰椎也不好了,走路已经有些驼背了。身上的衣服老是那一件,我说:“爸,给你买几件衣服吧?”他总是说“花那钱干嘛,我有。”
火车开动了,从车窗远远望见父亲的背影,略显孤独,步履蹒跚。记忆中父亲永远都是挺得直直的身板,早已经不住生活的重担而略显弯驼;永远自信满满的背影,却被生活中烦琐零碎的小事磨去了锐气。此时此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篇文章,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 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
我在长大,父亲在变老,我的眼眶湿润了,鼻子酸酸的。由于两地居住很少时间陪他说说话,更没有给父亲做过一顿饭,也许他并不期待什么,看着我的成长,不善言辞的他感到安慰,这就是他最高兴的事。父亲的爱,藏在壮实的肩膀上,那肩膀,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父亲的爱,深沉,伟大,一天天,我在父亲的爱中坚强地成长。
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以后也可以体会这份爱,这份亲情像醇厚的老酒一样绵长醇厚却又内敛。希望全天下的孩子都可以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也许不经意间他们就老了,放下手头的工作,其实他们真的不在乎你给他们多少钱、多少东西,也许只是一通简短的通话,一顿家常便饭也就足够了,亲情是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