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丹桂飘香

 

■赵霞

 

入秋后,阴雨连绵,难得无雨的傍晚,到院中散步,伴着微凉的风,有阵阵香气袭来,时浓时淡,时有时无,那沁人心脾的香,让人忍不住深呼吸,再深呼吸。顿觉神清气爽,兴奋开怀,不由地摇晃母亲的胳膊说,桂花,是桂花!伴着灯光,隐约看到金黄色的小米粒藏在绿叶间,若不是丝丝缕缕的花香,粗心的人都不大容易发现这些桂树。想来也有趣,大多数的花儿都在春夏这两个热闹的季节里争奇斗艳,唯有桂花,选择在这个繁华褪尽的季节悄然开放,且不以形态和颜色引人注目,独独以气味吸引人。

与其说心中天生藏着秋恋,不如说是独爱每年与桂花的重逢。小时候,每到七夕夜晚,定要跑到院子里,躲到葡萄架下,期待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激动。愿望却每每落空。但顿时又会燃起新的希望,因为每年七夕节后桂花就要开了。生活就是这样,在给你一个失望的同时,又会赠予你另一个期待和希望。 

初识“桂花”

是来源于奶奶的“桂花油”,奶奶爱美,从我有印象起,她洗脸架旁边的柜子上总会放着一个玻璃小瓶,上面贴着一支桂花的标志,每次洗完脸后,就会往手心里倒出一点抹在头发上,用木梳把头发梳理得乌黑光亮。到如今,快90 岁高龄的奶奶白发还很少,“桂花油”功不可没吧。后来, 奶奶栽了棵桂花树,每年桂花盛开时,就把掉在地上的桂花扫起来,晾干,泡水喝,制成桂花酱、桂花糕,小心翼翼地存放,留到我们回去时大快朵颐,满屋的欢声笑语伴着馨香散开。我对奶奶的印象与桂花分不开,想起奶奶心里都会甜甜的、香香的。  

再识“桂花”

是与父亲有关,他是个吸烟爱好者,在我78岁的时候,经常跑腿替他买烟,当然有小费可赚。其中他爱吸的就是“桂花”牌香烟,淡黄底色的烟盒上画有一支桂花,很美。当时,我就有了个奇怪的感觉,觉得男人吸烟并不讨厌,也可以与花有关。那吞吐出来的烟雾仿佛并不刺鼻,好像带有桂花的香味,总要拉过父亲的手使劲嗅上一嗅,仿佛要把桂香吸到自己的肺里。长大后想孝敬父亲,却再也找不到那熟悉又遥远的桂花烟。 

三识“桂花”

三叔娶了个漂亮的婶婶,名“桂花”。她过门那天是个丹桂飘香的时节,清早,夫妻二人在奶奶院里的桂花树下拜堂,我好奇地挤在前面看热闹,等红盖头被揭开的时候,恰逢一阵微风,桂花散落在新娘的头上、肩膀……鹅黄的小花如星光点点映衬着婶婶带着红晕的桃花一样的脸庞,我看呆了……多年后,我才会用“美人娟娟花灼灼”“美人花貌映玲珑”来形容那时的赞叹。“桂花”婶身材娇小,秉性柔和,但麻利能干,在叔叔常年外出打工时,负担家里的农活,带大了3个孩子,在我的父亲、伯伯不能回家探望时,尽心尽力地照顾爷爷奶奶,成为了四里八乡有名的好媳妇。确实人如其名。  

四识“桂花”

就是在书中了。读书,可以提升境界,升华感受,教会我们把心中温暖、美好的情愫表达出来,融会贯通。桂花的花语为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李清照在《拥鸽天桂花》中赞誉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我感受到了静谧美好;从“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中,我感受到了圣洁孤寂;从“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我感受到了清幽雅致……最近又读《红楼梦》,从第七十五回开始,桂花的意象渐渐多了起来,中秋家宴,月下赏桂听笛,凄凉清雅,贾府命运的秋天来到了。

几日前,微雨中漫步洛阳古城十字街,傍晚的街道两旁挂满红灯笼,月饼应景地摆满柜台,五颜六色的点心冒着香气。熙熙攘攘的人群,升腾着浓浓的烟火味道,偶然闻觉一股熟悉的甜香夹杂其中,随着气味找寻过去。在路边的街角,一个神态安详的老奶奶守着一大盘子桂花山楂糕,心中顿时暖的发紧……在秋风渐起的时候,桂花开了。在桂树飘香的时候,思念起了。趁着此情此景,泡一杯桂花茶,品一块桂花糕,折一只桂花做书签,盼着中秋月满,共享团圆。我独爱桂花。

信息来源: 
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