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浴》全书10万多字,用时近15小时。本书是作者严歌苓的中短篇小说集,主要讲述了发生在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各种故事。包括:《天浴》、《倒淌河》、《扮演者》《审丑》、《少尉之死》、《老囚》、《爱犬颗韧》等7部中短篇小说。每篇小说读完后都习惯性的写篇读书笔记,其中感触和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以下几篇:
《天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台湾金马奖和巴黎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李小璐饰演)奖,但此片未能在国内上映。读完后心情异常沉重和压抑。一个天真无邪、涉世未深、来自城市的美丽女知青文秀被下放到那么偏远的藏区放牧,在没权没势没后台没靠山的情况下,她的美丽、她的纯真对她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为了能顺利“返城”,回到母亲身边,那些不怀好意的青年男、中年男个个都觊觎她的身体,最终自己沦为了……。莎士比亚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女主人公文秀最后在老金无限怜爱的枪响声中缓缓倒下,她露出甜美、如释重负的微笑重新回归到她之前美好干净、纯洁无瑕的躯壳里……。
《扮演者》这部短篇小说,通过钱克扮演伟人毛泽东的事例,反应当时社会盲目的个人崇拜达到了何等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是食堂王师傅,男演员,记者,前女友,女售货员,都忘却自我而去盲目受制于他的言行。特别是编导14岁的女儿小榕,不仅对他态度有最初的厌恶转变为“痴迷”,失去了判断是非能力,更是牺牲自己身体被蹂躏。而主人翁钱克,在伟人的光环下,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众人的尊崇,享受着权威甚至是膜拜,以至于无法自拔!最后,他为了扭曲的尊严为了保持自己领袖的印象,戏剧了自己——主动被剧院的大火吞噬!这部作品是对那个时代极端的嘲讽!
中篇《倒趟河》,作者用了“到序”、“穿插”、“时空转换”等等写作手法,如若不认真读,还真有点云山雾罩的感觉。这是一篇爱情悲剧,男主人公何夏,深处藏区,纠结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中,一个是藏族女子阿尕,一个是内地家乡的恋人明丽。何夏代表文明,托雷代表蛮荒,明丽象征世俗,阿尕象征纯朴。而何夏与阿尕之间的爱情悲剧是文明差异下精神不同步的现实反应,然而,果真如此么?最后,草原人都否认有阿尕这个人存在,又说任何女子都可以叫阿尕这个称呼。姑且相信阿尕是草原上的精灵吧,是被文明吸引又被文明深深伤害的一个质朴、纯真、多情美丽的藏族女孩……
最后一篇《爱犬颗韧》,说是:一只藏獒——颗韧,在刚出生时五个兄姊被一群士兵(文革时期的文艺兵)吊在树上,给活剥、烤肉吃了,而唯独存活下来的它被车拉着行走在荒漠中时,它的“妈妈”在追赶车的时候被碾压致死。随后颗韧在一群懵懂少年、少女的文艺兵中生活了近2年,最后惨死在枪下。作者描写了颗韧的善良、忠诚,如:雪地报信、坠马后救人等。通过一只狗把人的冷酷,贪婪,残忍,自私,薄情,寡义,谄媚跃然纸上。颗勒短暂的一生无疑是那个时代那群年轻人共同命运的一种映射,写的是狗,折射的却是各色人性。颗勒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我们从颗勒短暂的生命中看见在那个年代被扭曲了的生活,看见了人性中丑恶!正如严歌苓所说:“它不能控裁它的生死,我们也不能控裁我们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