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永远在路上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个人体会

■王玉贵

历史周期律,这是对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更迭所做出的一个形象的概括。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非常多的朝代,但每一个王朝几乎都经历过治乱兴衰这一过程,直到被另一个王朝所取代。中国共产党怎么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这已成为共产党人时时在警醒,时时在思索的重要问题。从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的警示,到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再到1945年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的“窑洞对”。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同志围绕破解政权建设“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进行了一场著名的“窑洞对”,黄炎培感慨:“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进而发出“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的历史之问。毛泽东同志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给出了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中国共产党今天已走过百年的历程,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我们党又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为什么二十大报告要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上的深化。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

在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中人们通常认为要防止官员腐败,要防止权力的滥用,要引领社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那就必须要搞三权分立,要做到政治权利和政治组织之间的相互制衡。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组织能够真正做到刀刃向内,自己剜自己的腐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他甚至比喻说这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庞大规模的政党,9600多万党员,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意味着我们组织内成员的数量是要比西方很多国家,一整个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的多。而我们内部的组织体系和监督体系,可以非常庞大、非常严密、非常精巧,这一套职责清晰、组织严密的监督体系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做到,能时时刻刻检视自身来修正自己的问题,实际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在党的自我革命领域要重视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以说党的基层组织就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我们党现在有4900万个基层组织, 他们是党在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延伸到最为基层的触角。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一座高楼大厦的话,那基层组织就像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如果地基打得非常牢靠,那这个大厦就会非常稳固,如果地基打得不牢的话,那大厦就会有倒塌的风险。二十大报告就这个问题专门提出了要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外靠发展人民民主、依靠人民监督,内靠推进自我革命赢得了党的不断地发展壮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应该说已经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保持生机活力的强大支撑,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进行的一场成功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这十年,全面从严治党更是成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党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党内政治生态也逐渐走向风清气正。常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要确保始终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就需要不断的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要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这项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推进的一项长久的工程。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原因所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必须践行“三个务必”,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确保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永不变味! 


信息来源: 
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