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龙
夜已深,集体楼寂静无声,可自己却一点睡意都没有,耳中静得似乎一直在响着耳鸣声,心口处感受“嘭、嘭、嘭”的跳动声。累了一整天,本想闭上眼,躺在床上安静地睡去,倒是那该死的回忆,不知何时涌上心头,搅得人夜不能寐……
今年因为疫情封控了好多回,有上班的地方,亦或是住宅小区,绝大多都是在那几十平的狭小地方度过。每天能做的唯有看手机,如此虚度光阴甚是可惜。让人郁闷之极的是,因疫情耽误了许多事情,也影响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是祸是福,谁又能说的清呢。
有时候“懂得了”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特别是要透彻。年轻时什么都不懂,但不愿听,就是自个盲冲动。年轻嘛,渴望着力量的快速强大,成为众人仰视的榜样,以自己的眼光作为标尺来衡量着对与错,而那一瞬间感觉是合理与正确的决定,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从学校出来前,是一个无忧的日子,或许那是一个长在福中却不知的时期。走出学校了,打破了那堵保护墙,才明白:在这里,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张白纸被“这”与“那”的未知一点一滴地填充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随着“这”与“那”的积累,终于“懂得了”,自己却不再年轻。或许因为亲身经历过、感受过、痛苦过也开心过,当一个又一个的区域从浅识到透彻,过程唯有自知。
不知不觉间想起了喝酒,知道自己不能再碰这东西了,起码为了身边的人,也为了自己的身体。总以为自己还年轻,却忽略了脚步点点滴滴的流逝,当小朋友都称呼我为“叔叔”时,当发现自己轻盈的双腿如今在跑步机上变得沉重时,方才明白,许多以前的曾经都渐变成了一种记忆,可这正是:人生如寄。
我真切地感受到对于自己重要的日子不再心有涟漪,比如生日、节日。今年,一如既往,生日被遗忘,我在当天也是努力地让自己勤劳工作。然而,不再期待别人的祝福,抑或惊喜,是被安静的生活泯灭了惊喜的本能了吗?
当然,我还会感受到生气时大脑里浮现因为没完成工作而导致的不安和焦灼,会体会到他人的关心,是的,我还是那个帮我一个小忙就感动的无以为报的人,但与他人的相处,不再随波逐流。
改变太多,都是形式。不变的,不会变。夜,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