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姐,忙完了跟我说,我等你。”这天是星期二,轮到崔璐送杨文娟回家。
研究院的杨文娟家住正大花溪,早前膝盖受过伤,行动有些不便,平日里上下班由爱人陈鹏接送。但这个月陈鹏需要去工区的压裂现场跟踪值班,看似简单的上下班成了困扰杨文娟的难题。
杨文娟所在的大牛地天然气开发党支部迅速召集支委研讨解决方案,将每日驾车上下班的同事划归到接送小组中,按照郑州机动车限行制度进行排班,轮流接送杨文娟。杨文娟负责的大牛地气田大12井区气藏工程方案论证也因此得以稳步推进。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研究院大牛地天然气开发党支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该党支部为每位职工建立了家庭档案,根据支委委员定期与党员群众谈心谈话的内容,不断完善档案资料,开展“一家一策”困难帮扶。
针对今夏郑州连续的暴雨汛情,该党支部预警在先,防汛在前,购买30桶饮用水解决19户职工的饮水问题,为3户果蔬等生活用品采买不便的家庭,提供采买服务。针对部分员工加班多,无法照顾幼儿的情况,在办公室内搭建“儿童微型乐园”,同时开展“1+N”慰问,每月18号固定为职工发放面包、蛋奶等加班“粮草”,还会不定期地采买一些蔬果,为员工的健康“加满油”。
“我很喜欢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 可以解决掉所有烦忧。我们大牛地天然气开发党支部虽然不是这间神奇的‘杂货铺’,但却在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工作、生活中的烦恼,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在真真切切地为我们解忧。解忧务实,点滴润心。”杨文娟感慨地说。(刘林松 郭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