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相关政策,公司离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但是基地中心并没有“移交了之”,而是积极探索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抓实抓细离退休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送学上门”学习不掉队
“席大爷您好,我们给您送学习资料来了……”
“组织还这么惦记着我们,专门上门给我们送学习资料,让我们时刻跟上党的步伐,我非常高兴……” 席国祥激动说道。
席国祥是一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干部。为确保像席国祥这样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理论知识学习“不漏学”“不掉队”,基地中心积极开展“送书到家、送学上门”活动,陆续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资料送到老党员手中,向他们传达最新精神,共同学习探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到他们的耳朵里、脑海中、心坎上。
基地中心管辖的郑州、新乡、咸阳、榆次生活基地离休干部多,一部分离休干部更是身体羸弱、行动不便,参加集中学习比较困难。近年来,基地中心始终坚持靶向施策,持续以“送学上门”为抓手,紧密联系离休干部,激发了他们“终身学习”的热情,坚定了“一辈子跟党走”的决心。
“没有被遗忘”的政治生日
“时大爷,祝贺您加入中国共产党74周年!”机关后勤服务站党支部工作人员给95岁高龄老干部时忠良送上“政治生日”贺卡。
时老轻轻抚摸着贺卡,又一次感受着来自组织的深情厚意,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喜悦的光芒。
这样的日子,对于机关后勤服务站党支部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他们深知,老干部退休后,随着角色的转变,或许会面临一定的心理落差,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可能有所减弱。对此,机关后勤服务站党支部组织利用党员“政治生日”特殊日子和“七一”“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上门走访慰问,关心问候离休干部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及时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爱管闲事”的和谐工作室
“我家老李腰疼的厉害,你能帮助我们一下吗?”
一大早“和谐工作室”就接到求救电话,立即赶往其家中,协助家属将患者从4楼家中抬至楼下,并陪同家属一起坐车赶往医院就诊,得到及时救助。
“我的退休金怎么还没有发……”
“和谐工作室”又奔赴离退人员家中,耐心解释养老金、高龄认证流程,手把手教人脸识别认证程序,协助进行拍照认证。这不是个例,“和谐工作室”对独居、行动不便的所有老人,都提供上门认证服务,解决他们燃眉之急。
“和谐工作室”是在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之后,基地中心配合所在社区成立的工作室,建立起离退休群体的沟通协调一座“连心桥”。基地中心通过“和谐工作室”进一步深入社区为其排忧解难,近年为独居老人运送防汛沙袋、修理排风扇、纠纷调解、婚丧嫁娶等上千件。(朱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