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休闲(郑州社区 符佩玲)

 黄河岸边休闲行

华北石油局郑州社区  符佩玲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石油人四海为家的特质,让我从四川、湖北、江苏,辗转到地处中原的河南。在黄河南北两岸生活、工作已逾三十年。

曾无数次从黄河桥上驱车而过,有关黄河的故事与传说点点滴滴浸润心中,对黄河的情感也在往往返返中积累、升华。人在职场时匆匆忙忙,只是远观季节更迭时两岸景色的转换,很少停下脚步,静下来欣赏和品味黄河的魅力。退休赋闲之后,走近黄河、欣赏黄河、解读黄河,成为我心中之想。盛夏一日,约朋友沿黄河岸边行,游览了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郑州国家黄河湿地公园和航天(太空)生态蔬菜生产基地。

花园口追寻历史遗迹

黄河边的花园口,既是一个令国人铭记的地理名称,又与上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密切相关。1938年,国民党为堵截日军南下,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浑浊的河水沿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的黄泛区。 黄河花园口的决堤事件曾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中国抗战三大惨案。

位于黄河岸边的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是近年为了让后人铭记那段撼人心魄的历史而建。广场中央的大圆盘由两种颜色的地砖交错铺成平面和台阶式同心圆,站在那里,我揣摩设计者的构想:由众多同心圆组成的纪念广场,或许寓意着岁月给事件刻上的70多道年轮?广场北面长长的弧形雕塑墙,用锗红色的石头刻制着 “日寇侵华、决堤抗战、洪水泛滥、灾民流离、生态灾害......”等记载事件经过的幅幅浮雕,还原着那段历史的幕幕场景。灿烂阳光映照下的花园口事件广场,花卉、树木鳞次栉比,道路宽阔平整、环境庄重宁静,成为民众休闲旅游之处所。如果不是那面雕塑墙上文字和图片形象而详细的记述,行走于此,断然想象不出当年因战事决堤之后田地被淹、百姓逃难、饿殍遍地的惨痛景象。

穿越于历史和现实之间,感受着今与昔的巨大变迁,庆幸生逢其时,且倍加珍惜当下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黄河湿地享受自然之美

在持续高温、干燥空气仿佛一点就着的夏日,走进湿地,真有口舌生津般的滋润和惬意。

湿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等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郑州国家级黄河湿地占地数千亩,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也是郑州重要的水源地和城市“后花园”,2009年列为国家20个试点湿地公园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保护价值。

或许是湿地公园初建成,或许是我们步履匆匆,规划中的六个功能区域没能尽收眼底。园内建筑不多,天地相接,视野开阔。揣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憧憬,我和同行朋友急促地穿过花园苗圃、曲径池塘、主题雕塑、餐饮娱乐之地,奔向湿地景区。

走过拱形小桥就是生态保护区。桥下流水潺潺,两侧树木茂盛,池塘里朵朵睡莲在荷叶间绽放。桥的那边,没有高大的树木,一望无垠的黄河湿地上,生长着盈尺嫩绿、叫不上名的草场,比我见过的草原要壮观、茂盛,虽不是草原却胜似草原。这里是国家湿地试验区中为数不多的河流型湿地。黄河中下游本身就是水浅泥沙多,与南方湖泊型湿地水源充沛差之甚远。草根部见不到水,脚踩在上面也没湿润的感觉,但走在为保护湿地修建的长长木质栈道上,骄阳下的空气湿度明显大于公园的其它区域,空气中漂浮着青草淡淡的香味,深深呼吸,沁入心脾,被阳光炙烤的皮肤也舒适许多。不时有几只鸟儿在湿地的低空盘旋。我沿着栈道朝湿地深处小跑,贪婪地呼吸着,目光远眺着,放飞着暂时逃出钢筋水泥的那份惬意,想把自己融化在这天然氧吧里。

走出湿地,同行的孩童递给我一朵粉白相间的木槿花,问我:“好不好看”。我连说:“好看,好看,真好看”!随即童真闪现地把花斜斜地插在头上。木槿花的花语是温柔的坚持,朝开暮落,但每一次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地开放,就像太阳不断地落下又升起,就像春去秋来四季轮转,却是生生不息。我喜欢木槿的花语,喜欢花儿不舍的坚持,花儿独特的美不仅在头上,也在心底绽放着。事后端详同行朋友摄下的这偶得瞬间。我暗自思忖:是花,还是景,撩拨了我心底的那份童真与憨态,疏远了平日的矜持。

   生态园领略航天科技之光

黄河边的生态园,实际上就是太空搭载物种生产基地,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也非同一般。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推进了太空育种和航天生物制造技术,让我们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蔬菜生产基地。

走进生态园,远远看到的是一垄垄田地,地里种着茄子、辣椒、花生、玉米,藤架上结满了南瓜、葫芦、丝瓜,仿佛都司空惯见,不足为奇。走近跟前,才发现每样植物都挂着标牌,“神舟*号搭载”的字样赫然在目。因为种子到太空走了一遭,基因发生诱变,个头、营养、外观都发生了变化。“太空绿钻”是果实近鸡蛋大小、圆形的西红柿,绿色的外观,好像没有成熟,可嘴中咀嚼却清香润喉,西红柿特有的味道很浓;“太空茄子”有好几个品种,小的叫“蛋茄”,生长期呈白绿色,成熟后是蛋黄色;个头大的有紫皮佛手状、黄皮圆形状等,单个足有2斤重。最让我们震撼的是数十米长的棚架上挂着的藤蔓植物:约1米长的南瓜、2米长的丝瓜、外形像仙鹤长长曲颈的“鹤颈”葫芦,这些植物不仅果实大,而且结的多,走在结满果实的“长廊”里,观赏着自然与科学结晶的产物,油然而生一种敬畏和感动。

虽然午餐是简单的四菜一汤,但生态蔬菜的特有滋味和田间地头的特殊环境,令我们胃口大开,不时发出“好吃、好吃”的赞叹。本想买些回去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可人家说不对外销售,但也很大度地送我们每人2个茄子、2根丝瓜。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做了一碗丝瓜汤,那淡淡的清香,甭提有多美啦!

黄河,曾是一条给沿岸民众带来灾难的河流。上个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曾站在邙山头上面朝黄河、面带忧虑地说:“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记得早年参观黄河游览区时,陪同导游曾说:毛主席是大气磅礴的伟人、诗人,可他没用“一定”、“根治”的词汇,可见黄河治理的难度非常大。数十年过去,黄河两岸旧貌换新颜,一座座新建大桥跨越黄河,“天堑变通途”,黄河沿岸旅游开发丰富多彩,成为民众休闲赏景的好去处,黄河“泛滥成灾”也只成为史料的记载。

信息来源: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