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秋治”正当时 集输改造升级忙

采气二厂“驱疾、固元、治未病”,整改集输系统去年越冬暴露的问题,为今年越冬做好准备



夏末秋初,暑气尚浓,很少有人能在这样的季节联想到冬天工区的寒冷,可在采气二厂集输工艺室技术人员们的眼里,这正是“冬病秋治”的好时机。“驱疾、固元、治未病”,对去年越冬生产期间气田集输系统运行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检修整改,对存在风险隐患的生产设施、集输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有效保障今年越冬生产中气田集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驱疾”:破乳收油有“高招” 

“水处理玩不好,全厂的产量都受影响。”厂长唐万举忧心忡忡地说。

自去年越冬生产以来,随着气井泡排剂投加量增加和压裂液返排不彻底,气田采出水成分日趋复杂,大量乳化物充斥储罐,严重影响天然气处理厂采出水处理流程的正常运转,凝析油产量大幅减少。如何破解乳化物处理这个难题,保证采出水系统运行正常,成为集输工艺室技术攻关的重中之重。一个字:“钻”,发挥“钉子”般的钻劲儿。集输工艺室的技术人员们每日驻扎在现场一线,积极开展破乳实验,5%10%11%14%……不停地测试对比。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破乳配方终获成功。

技术创新推进标本兼治,技术人员们积极开展了乳化物临时处理装置的技术攻关,并于5月正式落成启用。截至目前,累计处理乳化物超1.2万方,回收油5000多方,成功解决了天然气乳化油处理难问题。

 

“固元”:防止停机有“绝招” 

东胜气田各集气站内外输分离撬内部整流结构和末端丝网不具备消泡、除砂能力,大量泡沫、水和砂来不急分离而直接涌入到压缩机系统,引起压缩机频繁高液位报警停机,进口锥形滤网堵塞、损坏,进气阀、阀座不同程度损伤。今年来,6号集气站两台压缩机累计故障停机达54次,严重制约了气田产能的有效释放。

为了有效防止压缩机频繁停机检修对产量造成的影响,在地面工程专家刘安的带领下,集输工艺室技术人员们针对集气站“消泡+分水+除砂”的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在6号站首次设计安装了消泡聚结分离器,通过“一次碰撞+二次碰撞(伞罩)+消泡、聚结+末端拦截”的工艺流程,将含泡沫天然气中的泡沫击碎,加速气液固三相分离,有效解决了原流程分离效率低、消泡效果差的问题,大幅提高天然气分离效果,降低了压缩机故障频率,同时压缩机易损件的使用寿命大幅增加,对于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开采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治未病”:降低回压有“妙招”

东胜气田存在地面采集气管线串接井过多、串接距离过长,管道输气量过限、井口回压过高等情况。去年冬季生产期间经常发生多井次、多条管线频繁水合物堵塞现象,严重影响了冬季气井正常生产。

集输工艺室的技术人员通过PIPESIM数值模拟计算,制定管网降回压方案并分批实施,完成了16号站进站支线连通改造,JPH-485JPH-489等多口井带压开孔作业,明显降低了27口气井回压0.3-0.65MPa,增加释放产量1.4万方/天;将15号与17号集气站支线进行连通,实现了两个站场设备互相备用及每天25万方天然气的站间调配,有效防止了设备停机检修对产量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区域集输效率和稳定性。

面对“秋老虎”的高温“烤”验,采气二厂的技术人员们依然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坚信,现在每完成一项改造升级,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就会多一份技术保障。(刘鑫 赵镒雯)


信息来源: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