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一厂全体将士以公司“334561”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创标杆、争一流”为主题,全力打好“天然气建产进攻战、原油上产攻坚战、降本提效持久战”三场战役,力创效益开发标杆,给力公司卓越企业建设,献礼建党100周年
来自采油一厂系列报道 之 安全环保室
3月中旬以来,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采油一厂所辖陕甘宁工区多地出现严重沙尘暴天气,随后到来的降雨、降雪致使当地昼夜温差“日融夜冻” 。
面对一系列恶劣天气给油气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厂安全环保室把进一步加强承包商全流程监管,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来抓,升级源头管控、过程管控和结对帮扶,安全生产过程中“低老坏”现象同比减少,为实现本质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升级源头管控
“千根线,一针穿,严格资质审查是强化承包商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该厂安全环保室副主任徐少游说。
该厂严格按照分公司市场准入制度进行承包商的选择,集中对承包商队伍的资质等级、施工能力、安全生产许可持证情况、HSSE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拥有的机具设备等软硬件进行综合考评与审查,评估承包商能力,严把承包商“准入关”,确保从源头上租入合格的承包商队伍。
在此基础上,该厂结合项目安全管控重点分别与2大类共39家施工类承包商签订《外包工程安全生产协议》。以降低风险等级、遏制事故发生为原则,从工程技术、管理、应急、个体防护等方面入手,制定管控措施,分级管控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等级。
同时,落实好“一把手”在承包商安全管理重大风险承包工作中的责任,以领导风险承包为中心,协调管理资源,推动风险控制措施逐级落地。年初以来,开展承包商管理系统性安全风险承包活动4次,督促责任部门围绕“严、慎、细、实、恒、稳”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环保风险整体受控。
升级过程管控
“不能一味地检查和考核,要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使其进入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中来。”徐少游说,“因此必须强化现场监督管理,严格按章操作,防微杜渐,把一切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针对承包商队伍多,现场多,新技术应用多等实际现状,该厂以“百日安全无事故”专项行动为依托,从制度、执行和监管等方面全方位着力,建立以责任落实为基础、安全监管为重点的HSSE管理架构,落实业务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各项目部直线和属地监管责任,“因需制宜”强化承包商的现场安全监管,实现对人员、设备设施、管理过程和工作环境风险的有效管控。
同时,采取暗访暗查、突击检查等“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定期开展督查;严守高风险施工报备及作业审批许可制度,严把开工验收关;落实视频监控及现场监督措施,重点工序领导亲自带班值班。截至日前,查出隐患140项,整改率100%。
“我们建立日检查、月通报、季度分析制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违章行为,分析深层次原因,对问题处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从而根除‘顽疾’。”徐少游说。
升级培训帮扶
“一方面引导承包商队伍员工想一想隐患离事故有多远,算一算事故损失账,激活其安全思想‘动力源’。”徐少游说,“另一方面,及时对隐患突出的承包商进行诊断, 解剖‘病灶’,一同制定出整改措施。”
他们通过“讲、看、练、考”相结合的模式,对25家承包商单位305员工进行HSSE 培训。对用电、动火等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知识及常见违章进行详细讲解,强调作业施工前准备、施工期间需办理的各种作业票证以及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提高承包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每人与一支民营承包商“结对子”,实行包队帮扶,签订承包商提级达标帮扶责任书。”徐少游介绍说。
他们推行承包商HSSE管理水平分级评价机制,分为甲、乙、丙三级,绘制承包商管理能力“雷达图”,成立由厂领导、业务管理人员组成的帮扶小组,对管理薄弱、技术水平差的承包商单位积极开展精准帮扶。
为了达到帮扶效果,建立帮扶工作奖励机制,设立专项奖金,对实现提升目标的承包商,及包队帮扶人员进行奖励;每季度完成一次承包商队伍全覆盖检查,组织召开承包专题会议,开展季度评比、排名、考核。日前,签订“一人包一队”承包商HSSE帮扶责任书25份。(付绪凯 肖克 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