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写真
HH55P58井集输生产需把液量集输到红一转,经过锅炉加热再集输到联合站脱水外销,这样一来需要启动红一转锅炉加热,每天燃烧天然气2000方,折合人民币约4000 元。这口井所属的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二区采油一班班长姬鹏飞细算了笔帐,要想把这每天4000元的开销省下来,HH55P58井的液量就得倒运到红十三增,然后脱水外销。
这样一来,钱是省下了,但是工作量增加了。HH55P58井每天产液量42方,井场里有10个30方的储油罐,由于都是单罐井口连接,每隔12个小时就需要去切换一次流程, 定期还要去量罐倒油。经过反复测算论证,最终决定改为倒运生产。姬鹏飞说:“现在正是攻坚创效的关键时期,咱一线的职工苦点累点没关系,能省一个算一个吧!”
工作量增大,其实远不止于此。进入12月,一连下了好几场大雪,通往井场的道路结冰湿滑,倒运车辆迟迟不能到位,10个罐的存量只剩下2个罐了,罐满停抽的警报已经响起。雪停了,姬鹏飞第一时间带领班组员工清扫进井场道路, 查看生产情况。多日未倒运,罐里的油已经冻住了,要想倒油,必须先把油化开。
早上8点,姬鹏飞和职工王永岗出了门,来回30多公里,9点多才把化油车开到了HH55P58井场。王永岗是班组的司机,之前有过操作化油车的经历,紧急关头,他的“化油证”派上了大用场,让他再一次当上了“化油工”。车停好,两个人开始分头行动,一个人负责在水源井连接水龙带给化油车供水,另一个人负责将化油车的高压蒸汽管线放入储油罐,一切准备就绪,王永岗点燃化油车上的锅炉,开始给储油罐内的液量加热。
化油是个漫长且磨人的过程,水源井的水进入化油车3方的罐里,通过柱塞泵打到锅炉加热,再将高压蒸汽输送到储油罐里。这期间要保证化油车水罐液位保持在1/2-2/3,由于水源井机抽出水量不稳定,大约每隔15分钟就得观察一下液位,及时调节水源井出水阀门,同时还要观察蒸汽温度,保持在140度左右。看似简单的工作,两个人丝毫不敢懈怠,坐在车里估摸调节阀门的时间心里不踏实,一直守在化油车旁边又冷的受不住,只能两个人轮换着,从太阳升起忙到了夕阳西下,只有中午匆忙到街道吃了一碗面。
下午6点多,油终于化好了。姬鹏飞给管理区汇报了情况,确认倒油车晚上8点才能到井场,随后和王永岗返回生活基地,暖了暖身子, 吃了晚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井场。
倒油车如约而至,姬鹏飞核对车牌号,检查了铅封,确认灭火器、静电接地符合安全要求。王永岗拿着油杆测量了储油罐液位,开始倒油。寒风阵阵,两个人瑟瑟发抖。又一个小时过去了,罐车终于装满驶离了井场。“算是把油倒出去了,再不用担心憋罐影响产量了。”“是呀,这一天就干了这一件事,也算是值了!”两人聊着天,一股脑缩进了车里,回到生活区,今晚能睡个安稳觉了。(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