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本控制作为一个“引擎”,有效推动了油田各方面的发展——
在宁东油田人的眼里,成本控制不再是就事论事孤立地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引擎”,有效驱动着油田生产经营的全面展开。
利用伴生气和优化管线走向是成本控制战略中值得称赞的两项工作
12月初,分公司进行设备检查,主管设备的领导看到宁东油田有些很好的电动设备, 没有得到启用,感觉纳闷,就问立在身边的职工:“这么好的设备,怎么就没有用起来?”职工答道:“这个用起来太花钱了。”原来,在某些集输站内,利用井的伴生气作为动力源,较好地取代了电力源设备,以每个集输站每天正常用电1400度的消耗来计算,其节约资金相当可观,每年估计在12~13万左右。过去, 这些伴生气都要因为井口泄压, 被白白放掉,甚是可惜,如今利用新技术把它动起来,一石两鸟。
优化管线走向也是在成本控制战略中,值得称赞的一项工作。过去,油田管理着5个集输站。有些集输站的管线,因为设置不科学,造成人力、物力重复使用,不仅劳民伤财, 效率也低下,对此,他们对相邻的两个集输站,进行管线改造,合并成一个集输站,相应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做好每口井的管理是维护好油田的本质需要
油田的科学管理最终是要体现到对每口井的管理上,让每口井延长寿命多做贡献,就是一个成本控制的一个长效机制。如果把上面比作“短平快”,那么这个长效机制就是一个“平拉开”,是建立一个平时的基础上来完成的。
冬季施工设备容易结蜡, 设备磨损加重,会对井造成伤害。宁东油田在分公司算是一个老油田,开发较早,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但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随着时间推移,井况老化日趋严重,管理只会越来越严格,只有严格管理,井的寿命才有保证,这是最大的成本控制。
今年九月份,为做好冬季防护工作,他们对全部四十来口井的维护保养一一过滤,根据实际,对每口井拿出个性化的保养方案。做好保养方案,首先要做好平时的信息收集工作,像平时都要做的测功图、测液面等,必须深入细致,而深入细致的前提,就是职工要有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有了这些前提条件,个性化防护方案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作风建设为成本控制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
做好冬季井况的防护工作,热洗和扫线是关键手段,这些工作受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在厂里别的油田都是由专业的队伍施工,但是宁东油田与采油厂机关跨越两个省,距离较远,专业队伍鞭长莫及,热洗扫线只得由自己解决。宁东油田作为一个老油田,从一开始就留下了立足自己的良好工作作风,不仅留下了很多设备,而这种自食其力的工作态度,也被后来者传承了下来。自己热洗扫线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初步一算,这一项至少节约近二百万元。
良好的工作作风,也为降本增效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在17井区的集输站,负责人是一位来自河南的小伙子路顺,他的这个站共有四个人,昼夜两班,每个班仅有两个人,两个人一个负责集输站内的工作,另一个人在外巡线,由于油田建设较早,有些设备开始老化,如何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将风险消弭在萌芽之中,是班组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个作业区掌管着油田四成的产量,产量最高的井也在这个集输站内, 因此全油田的命脉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责任重大。集输站内的职工,看到仪表盘在冬天受寒冷气候影响,数据容易走样,心细的职工自己动手给仪表盘穿上“棉袄”保暖,既方便了阅读,又保证了准确性。
27井区是远离机关20多公里的地方,自己做饭。他们所属的井数是全油田最多的,重任在肩,因为远离机关,人又少,总共四个人在岗,任务重不说,还要忍受寂寞。“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你就要接收它带来的全部。”这是27井区负责人张晓宪向来人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这两个区与同在一个工区相邻的兄弟单位相比,无论是工作强度还是劳动效率,都是对方无法比拟的。
宁东油田在过去的一年,从成本控制入手,有效带动了生产经营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油田递减率控制在12%,是近几年最好的指标,吨油成本在808元,率先接近分公司领导提出的吨油成本800元的奋斗目标,是分公司油田开发中最好的作业区。
(刘良苟万林)
■短评
抓住主要矛盾 做到“纲举目张”
有一个词语叫“纲举目张”,是说要想做好一个系统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因势利导,有效带动系统工作的全面展开。宁东油田在历经原油寒冬时,没有把“成本控制”单纯地就事论事,而是把它放在系统中一个重要位置,以它为引擎,推动各项工作逐步升级。
要想把成本控制做好,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思想上的问题。宁东油田作为一个老油田,相比其他油田,历史包袱较轻,但这不能成为自己固步自封的一个理由,尤其是当前油田企业正经历着市场寒冬中最黑暗的时刻,“成本控制”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变奏曲,作为处在一个较为有利条件地位的油田,只会要比其他油田做的更好才是。
系统工程中各个因素既相互统一,又相互掣肘,因此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协调统一,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就需要找出矛盾的集中点,只有解开这个“结点”,才能带动整个系统工程的逐步展开,毫无疑问,这个结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成本控制”。找好结点并非万事大吉,还有一个怎么围绕着结点做好工作,或者说围绕结点如何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展开,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宁东油田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做法,那就是没有把“成本控制”作为一个孤立地存在,而是把它放在系统中一个最为敏感的位置,以它为“引擎”,倒逼着整个系统迈向新的台阶。(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