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一厂: “织网筑堤” 保安全

采气一厂围绕安全文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承包商和现场作业管理,“织网筑堤”保安全。

抓细安全文化,弹好“安全调”

“安全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现场和一线员工,我们通过利用发放海报、张贴宣传画等各种形式在集气站和承包商及周边村民进行安全宣贯教育。”采气一厂基层HSSE监督管理员李志军介绍了基层的安全文化建设。

为了增强员工学习安全兴趣,该厂在生产一线员工中推进现场操作程序优化,由一线员工贴近实际进行评估,使得操作程序“结构清晰、步骤简单、内容简洁”,并通过开展“我为安全做诊断”等活动,通过每月评选有价值的安全诊断,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不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同时,基层班组每月开展安全知识岗位练兵、事故案例分析和重点关键设备的预案演练,促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技能的提高。

春雨润物细无声。采气一厂弹好安全“调”,让安全文化深深烙印到每一位员工心中。

抓实隐患排查,筑牢“防火堤”

617日中午1点,大牛地骄阳似火,地面温度达到36℃。大牛地气田处理站双脱生产流程内,值班人员马连杰已经在烈日暴晒下巡检了近半个小时,脑袋在安全帽里像是蒸桑拿浴, 汗水顺着脖颈流下,工装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湿溻溻地贴在后背上。

高温带来身体的不适也没有影响到马连杰巡检的注意力,在污水装车区内,他一眼就发现了固定可燃气体探头的显示屏上出现了零漂乱码现象。“这样不能正常检测这里的可燃气体浓度。”他用可燃气体探头遥控器开始校正探头,又对站内所有的可燃气体探头进行一一排查,确保检测装置安全可靠。原本40分钟内完成的巡检足足延长了20分钟。“日常巡检中不能对小的隐患熟视无睹,每一次都要当第一次上岗,不忘初心!”马连杰对此深有体会。

大牛地气田处理站拥有全厂最多的大型设备,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他们强化隐患治理,将排查出的问题、整改方案等信息登记在案,形成班组隐患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现有管控措施,筑牢“防火堤”。

抓严现场管理,织密“防护网”

安全管理,重在现场。采气一厂从严从细狠抓作业现场管理,筑牢了现场安全防线。

620日,在新井的试气现场,作业人员正在从车上往井场上吊卸设备。该厂安全总监带领环保室的工作人员抄国伟正在对现场安全管理进行督查,立即制止了作业。

现场负责人不解,“吊装作业现场有指挥,也没有别的违规啊?”看着他疑惑的表情,抄国伟解释着,“吊装作业指挥人员未穿醒目反光服。”一番话惊醒了现场负责人,佩服地伸出大拇指,“采气一厂对现场的安全管理细中有细,不得不服。”

对于产能建设中的承包商管理, 采气一厂一直奉行着“好的甲方一定能管出好的乙方”理念,严格落实承包商自主管理“十条规定”,一边严格资质审查和施工监督,一边帮助有管理困难的承包商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特别是要求管理区主动对属地回收气点生产承包商开展现场安全检查与帮扶, 通过对现场井控工艺装备、生产技术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等方面检查,以此强化民营承包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作业现场一定要严格安全管理,严守安全操作规程,以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安全风险,绝不能为了赶进度、抢速度而冒险蛮干,时时刻刻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采气一厂安全总监曹赟说。(高宗全)

 

 

 

 

信息来源: 
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