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二厂采气管理一区优化冬季生产方案,力保老井稳产——
近期,为缓解大华北地区冬季用气紧张局面,东胜一、二号站站内倒换流程将站内天然气通过东杭管线反输至大牛地气田,致使锦66井区出现气井压力低、输气管线长等困难。目前,东胜气田锦66井区集气站有4座,属于采气二厂采气管理一区管辖,生产井数17口。该区优化冬季生产方案,力保老井稳产,确保冬供不掉“链子”。
“望闻问切”,保老井健康
加强生产监测,实时掌握生产动态。为保障生产正常,加强生产动态检测,采气管理一区增加站场巡检和生产数据报点频次,并每两个小时在管理区QQ群发布各站生产数据,形成长效机制,实时掌握生产压力、产量等数据,以及时发现、分析、解决生产问题。
“精细把脉”,做到“一井一策”。定期开展技术分析会,重点针对低压低效井,通过分析每口井的油套压、产水、产气等数据,对比历史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量身订做挖潜增产措施,采取间歇生产、泡沫排水、放空排液等多措并举,提高气井供气能力,保持产量整体稳定。
“对症下药”,优化排液和水合物预防制度。井底排液、管线和井筒水合物堵塞预防是保障冬季生产气井稳产生产的关键所在。对高产液井实行“少食多餐”的每日加注制度,而对于堵塞频率较高的气井,以解防堵为主要任务。技术人员每日跟踪各井生产情况,分析井口压力变化,准确发现异常水量波动和水合物堵塞位置,及时优化气井抑制剂、泡排剂的加注周期和加注量,预防井底积液和井筒管线水合物堵塞。
严阵以待,保障高效解堵。越冬生产开始后,巡检班恢复夜班上井制度,夜班进行轮流值班,人员二十四小时待命,白天完成正常巡井和加注抑制剂、解堵剂等工作, 夜间做到随时出车解堵。在解堵过程中,按照“先高产后低产”“先集中后零散”“先不易堵后易堵”“先近后远”的思路解堵,提高解堵工作效率。
加强安全管理,保生产平稳
开展夜间巡查,紧绷全员安全弦。近期,杭锦旗地区天寒地冻,气温降至近零下二十度,针对夜间气温低、管线设备容易冻堵等问题,越冬安全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采气管理一区组织值班干部在全区四座集气站及所辖井场范围内随机开展夜间巡查工作,对员工值班和生产进行巡查,通过干部夜班巡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时刻提醒全员紧绷安全弦,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保温层“再加固”,竖起坚实安全屏障。采气管理一区组织开展对站场管线设备保温层进行“再加固”工作,通过对站内管线设备特别是关键部位的保温层进行全面排查,对出现松动、脱落等隐患问题的保温层进行重新更换保温棉包扎加固,逐一治理,确保保温层发挥“防冻服”的作用,防止管线设备出现冻堵,为越冬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竖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李赛)